走近孩子,触动“源”文化触角——基于儿童视角的主题课程审议内容框架和实施路径初探
走近孩子,触动“源”文化触角
——基于儿童视角的主题课程审议内容框架和实施路径初探
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,幼儿园常常通过课程审议,解决教师在观念和知识上的问题、技术和策略层面的困难以及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等。2020年12月2日中午,许长玲园长关于“审议”相关的问题为全体一线教师答疑解惑。
活动开始许园长为大家介绍了我园的“源”文化,“水源”是对资源的关注,“本源”是儿童观、教育观、课程观的转变,“同源”是一种舒适、幸福的生活状态。当“源”文化触动教师的内心,教师的行动才会转变,这样的文化才会落地生根。
“课程审议”是最近几年幼儿园里的热词。作为一种“教研方式”,在幼儿园里也日渐繁复,各种主题、活动、教学资源等等,不仅要有预设、准备教案,还要链接领域目标,然后是各种审议。课程审议>主题审议,课程审议涉及的内容更广,范围更大;主题审议只是对主题活动设计、实施与评价的审议;主题审议只是课程审议的一部分。为便于教师实施审议,许园长总结了四字方法“三研三审”,研儿童、研内容、研资源,审目标、审内容、审路径。
理解儿童学习发展规律,理解课程在不同领域的基本核心价值,为理解而教;更加园本化,更加适应本园的实际、更加适宜孩子当下的兴趣和需要;更加遵循孩子生命成长的规律,更多看到儿童的学习和发展,更有效的促进儿童的发展。通过本次学习教师们对主题课程的内涵有了全新的理解,相信在“课程”这一跑道上一定会跑出自己的精彩!